滾珠螺桿的發展史及結構
發布日期:2020-02-21 00:00 來源:http://www.lesokhimik.com 點擊:
人類應用螺絲桿來做傳動系統的歷史時間實際上算不上很長,傳統型上的螺絲桿始終有定位功能不佳、易損壞的問題。一直到公元1898年人類初次試著將小鋼珠嵌入螺絲帽及螺絲桿間以滾動摩擦力替代滑動摩擦力,來改進其定位功能不佳及易損壞的問題。1940年更將滾珠螺桿用于在車輛拐彎設備上,更是滾珠螺桿的應用上的大改革,并逐步替代傳統型艾克姆螺絲桿。一直到近些年,滾珠螺桿已變成工業界應用Z廣泛的零部件的一種。滾珠螺桿Z初全世界唯有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先進的工業生產發達國家才能批量生產滾珠螺桿。隨著發展,許多直線導軌廠家會經營刀庫、線性滑軌。自1982年起,何豐精密公司在臺中縣潭子投資建廠生產制造滾珠螺桿,正式啟動中國臺灣自身有專業能力自己生產此種高精密度零部件的新時代,不斷發展到現在,中國臺灣目前在滾珠螺桿的產品研發及批量生產專業能力上已是跟別的先進的工業生產發達國家已是齊頭并進,并而逐步變成全世界重要的供應地帶,可稱之為中國臺灣機械設備零部件工業生產Z為顯著的成就的一種。
滾珠螺桿重要為螺絲桿、螺絲帽、小鋼珠、固定座、刮刷器及回流管所組成的,就其循環系統的差異更可分為外循環式、內循環式、端塞循環式滾珠螺桿。
滾珠螺桿的結構傳統型可分為內循環結構(以圓形反向器和橢圓形反向器為代表)和外循環結構(以插管為代表)兩類。這兩類結構同時也是Z經常使用的結構。這兩類結構安全性能沒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是內循環結構安裝使用相連接尺寸規格??;外循環結構安裝使用相連接尺寸規格大。目前,滾珠絲杠副的結構已經有10幾種,但較為經常使用的重要有:內循環結構;外循環結構;端蓋結構;蓋板結構。
內循環結構反向器的樣式有各種各樣,然而,經常使用的形狀就是圓形和橢圓形。鑒于圓形滾珠反向通道較短,所以,在流暢性上不如橢圓形結構。目前,反向器結構為橢圓形內通道結構,鑒于滾珠反向不通過絲杠齒頂,類似外循環結構,所以,消除了絲杠齒頂倒角誤差給滾珠反向帶來的不良影響。但鑒于制造工藝較復雜,影響了這種結構的推廣。